“早上起来眼皮肿得像核桃,下午小腿一按一个坑,减肥茶喝了半个月没效果,难道真是‘喝凉水都胖’?”近日,45岁的白领李女士(化名)因持续水肿困扰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就医,接诊的张冰副主任医师通过详细的诊断,发现其眼睑浮肿与长期嗜食冷饮导致的脾胃虚弱密切相关,而下午加重的下肢肿胀则是暑湿困脾的典型表现。
随着夏季来临,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,像李女士这样被水肿困扰的患者数量较以往增加30%,张冰提醒:水肿并非简单“发福”,而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信号。
“胖肿难分”?中医教你科学鉴别
张冰介绍,从中医理论来看,人体水液代谢依赖脾气升化转输、肺气宣降通调、心气推动及肾气蒸化开合。当外感风寒湿热、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,水液便会潴留体内形成水肿。夏季暑湿较重,湿邪易侵犯人体,加上人们多嗜食冷饮,导致脾胃虚弱、水液运化失常,双重因素使得夏季成为水肿高发季。
许多人对“胖”与“水肿”难以区分,对此,张冰表示,要想快速区分水肿和肥胖,可从成因、部位、按压测试与症状观察入手。“肥胖由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引发,多表现为全身均匀性肥胖;水肿则因水液潴留所致,常见于眼睑、腹部、双下肢等局部位置,单侧肢体肿胀或腹水等情况则需警惕疾病因素。按压时,肥胖者皮肤组织坚实,按压无明显凹痕;水肿患者按压后会出现凹陷,且回弹缓慢。水肿症状多在晨起较轻、傍晚加重,而肥胖体型无明显昼夜差异。此外,水肿患者常伴随乏力、头晕,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;肥胖者更易合并高血脂、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。”
除常见的眼泡浮肿、下肢肿胀外,水肿还可能有多种不典型表现。有些患者可能腹部胀大如鼓,就医检查发现是肝硬化导致的腹水;还有些患者每逢换季就出现颜面部浮肿,经检查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代谢减缓、水液停滞;甚至部分患者因长期久坐办公,突发单侧小腿肿胀疼痛,最终确诊为静脉血栓。这些不同部位的水肿,提示着肝脏、甲状腺、血管等不同脏腑或系统的功能失调,需精准辨证。
一套完整方案,教你全方位调理“水肿困扰”
“对于水肿患者,中医在生活调护方面有一套完整方案。”张冰指出,首先水肿患者日常应减少活动量,以卧床休息为主,双下肢水肿者卧床时可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。饮食上,水肿较重者需低盐饮食,忌食辛辣、烟酒等刺激性食物,因营养障碍致肿者应适量补充蛋白质,同时控制饮水量。皮肤护理方面,需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卧床,定时翻身活动四肢,穿着柔软宽松衣物,保持床单干燥平整,预防压疮。
张冰介绍,中医注重从内部调节身体机能,改善水液代谢紊乱,治疗效果持久且无副作用。在预防水肿复发方面,通过辨证论治调整脏腑功能,从根本上解决水液代谢问题。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即将到来的三伏天是消水肿的黄金时期。此时人体阳气旺盛、新陈代谢加快,能更有效地促进脂肪燃烧和代谢废物排出。中医认为肥胖多因体内湿气、痰浊阻滞,三伏天的高温环境有助于驱散寒湿、调理脾胃、增强运化能力,从而达到消水肿的目的。”
最后,专家提醒,市面上的消水肿产品(如排水丸、祛湿茶)多以健脾利水为主,仅对脾虚湿盛型水肿有效,对外感或肾阳虚衰引起的水肿作用有限。建议民众出现持续水肿超过3天,或伴随呼吸困难、血尿等症状时,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明确病因,再辨证施治。抓住夏季调理契机,结合中医指导与科学生活方式,才能有效对抗水肿,守护身体健康。
涨8配资-股票线上配资-东莞股票配资平台官网-网络配资开户入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